2)第229章 令人欣慰的成长_知否从蒙童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面的人听着,四月十五的五百号,你们的痘苗钱,由钧瓷行会替你们付了!”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鼓掌叫好之声。

  卫辰听着外面的嘈杂,略一思忖,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赵策英此举的用意。

  赵策英让钧瓷行会捐钱助贫民种痘,并不是他这个行会会长假公济私,而是确确实实对行会有利,否则其余窑口的东家早就联合起来反对了。

  但凡有点见识的商人,发迹之后总会修桥铺路、兴建学校,即便为此大出血也在所不惜,其目的,无外乎就是积攒阴德,为自己赢得一个仗义疏财的好名声,如此生意自然能越做越大。

  相比之下,捐钱助人种痘,即便是一千人,也不过三十两银子,却可以让这一千人一辈子记住你的大恩大德,这可是比修桥铺路更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所以钧瓷行会才会一致同意此事。

  而且,有了钧瓷行会起头,禹州其余富商肯定是有样学样,为了在父老乡亲那里赢得一个好名声而康慨解囊。

  如此一来,既可以让禹州百姓免费种痘,也可以缓解一部分州衙的财政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想明白这一切,卫辰不由欣慰地看向赵策英。

  看来自己让他多加历练是非常正确的决定,这小子确实是办事的一把好手。

  ……

  在城皇庙待了小半天,今日的痘苗尽数接种完成后,卫辰便乘上车驾,带上顾廷烨和赵策英往州衙回返。

  然而,马车刚驶到州衙所在的衙前街就停了下来,卫辰掀开帘子查看情况,顿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得目瞪口呆,连忙从马车上下来。

  此时,衙前街上有如上元灯会时一般熙熙攘攘,上千名百姓拥挤在州衙前,安静地看着走出马车的卫辰。

  神垕镇德高望重的苏老太公站在人群最前方,走到卫辰面前,将手中拐杖重重向地上一杵,苍声道:“神垕镇上下数千乡亲,谢过知州大人救命之恩!乡亲们,跪——”

  呼啦啦!

  在苏老太公的带领下,上千名百姓全都跪下了,这其中,既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也有孩子,所有人都怀着崇敬与感恩的心情,鸦雀无声地朝着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知州下跪。

  卫辰吃了一惊,赶紧上前扶起跪着的苏老太公以及另外几名老人:“诸位耆老,你们这是折小子的寿啊,小子万万承受不起……”

  苏老太公被卫辰搀扶着站起身,却早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老朽一生经历大小瘟疫十余次,今次的痘疮最是厉害,镇上却只死了百余人。知州大人,你积下了天大的恩德,如何受不起老朽这一跪?”

  “这都是顾家二郎与赵团练之子的功劳,卫某不过是因人成事,岂敢居功?”

  卫辰当下便将顾廷烨和赵策英二人推到百姓们面前,向他们着重介绍了顾廷烨甘冒奇险以身试毒的勇气,以及赵策英在卫生防疫司为了推广种痘宵衣旰食的辛苦。

  聚集在衙前街上的上千名百姓闻言,立马在苏老太公的带领下,向顾廷烨和赵策英连连叩首,表达自己由衷的感谢。

  望着眼前这上千名跪地不起的神垕百姓,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顾廷烨和赵策英眼眶已然通红一片。

  这一个多月来受的劳累与辛苦,在此时此刻都算不了什么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