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9章 平乱_知否从蒙童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郊大营数万大军终于也到了。

  在袁文绍的协助下,受吴牟软禁的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窦老西等一众将校得以脱身。

  靠着窦老西的威望,五城兵马司士卒尽数反正,五城兵马司副都指挥使吴牟伏诛,汴京城各处城门重新掌握在了朝廷手中。

  夺回城门后,大军便开始肃清流窜城中的叛军残部,连带着那些浑水摸鱼、在城中盗窃杀人的的宵小之徒,也被一并清理。

  仅仅一夜,一场在兖王与其心腹谋划中堪比玄武门之变的叛乱,便草草收场了。

  福宁殿,天子寝宫,经历了一场大乱过后,这里仍旧是灯火通明。

  赵宗全和英国公解决掉城中的叛军余孽后,都急忙赶来了寝宫,跪在赵真面前请罪:“臣等救驾来迟,让陛下受惊了。”

  “这都是天意!兖王作茧自缚,要不是卫爱卿冒死传诏,调兵勤王救驾,朕只怕早死多时了!”

  赵真经历此番大起大落,百般滋味凝在心头,竟隐隐有了些看破世情之感。

  卫辰连忙拜谢道:“陛下言重了,这都是做臣下的本分。”

  “爱卿不必自谦,朕心里自有一杆秤,今次平乱救驾,爱卿当为首功。”

  赵真摆了摆手,又转头看向赵宗全:“你以后定要善待卫卿家,替朕报了这救命之恩。”

  在场众人闻言皆是心头一震,看向卫辰的目光中满是羡慕之色。

  有了赵真这句话,卫辰日后的前程定然是不可限量啊!

  “儿臣记住了。”

  赵宗全忙不迭地应道,心里亦是一阵狂喜,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先前兖王叛乱,赵宗全临危受命,被立为太子。

  但说到底,赵宗全这个太子的身份,其实也就是个事急从权的产物。

  如今兖王已死,没了外部的威胁,赵宗全这个太子的位置能不能坐稳还是两说。

  因此,入殿之后,赵宗全的心情尤为忐忑,生怕赵真突然改变了主意,那赵宗全的处境可就真要和他父亲赵概一样,上不得下不得了。

  不过,方才赵真特意叮嘱赵宗全善待卫辰后,他对赵宗全的态度便已然表露无遗。

  若是赵宗全不能继续做太子,重新变回了那个禹州团练使,又何谈善待卫辰?应该是卫辰拉赵宗全一把还差不多。

  显然,赵真并没有出尔反尔的意思,赵宗全往后便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大周名正言顺的储君!

  一时间,赵宗全心中百感交集。

  他这一生低调隐忍,默默无闻,唯一一次弄险便是这次,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奋力一搏,老天总算是没有辜负于他。

  御桉后,赵真的目光逐一扫过面前的卫辰、顾廷烨、英国公等人,悠悠叹道:

  “自古疾风知劲草,从来板荡见忠臣。卫爱卿、顾爱卿、张爱卿,这几位都是挽我大周于危亡的忠臣良将,日后谁也不准慢待!”

  赵真说到这儿,语气有些激动,脸上骤然一白,勐地剧烈咳嗽了起来。

  “陛下!”

  众人见状都是大惊失色,赵宗全更是连忙上前,扶住了赵真,关切道:“陛下,您方才说的话儿臣都记住了。您已经一夜没合眼了,还是先歇一歇吧。”

  “朕的身子还撑得住!”

  赵真抬手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坐直了身子,看向一旁的内侍道:“速召龙图阁大学士韩章、文彦昌、徐穆,及翰林学士刘廷锡入殿,朕要拟写传位诏书!”

  众人闻言皆是明白了赵真的意思,赵真这是担心先前的血诏不够正式。

  所以才要按照流程,在诸位宰辅重臣的见证下,让翰林学士拟写传位诏书,再由赵真亲自加盖大周承天受命之宝,彻底将太子的名分定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