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初露头角_知否从蒙童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知道古人对于这师徒名分有多么看重。

  心中也是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早知道孙志高是什么德行,所以拜了石先生为师。

  否则的话,自己以后见了孙志高这个草包,岂不是还要毕恭毕敬地喊一声老师?真是想想都令人作呕!

  次日早学。

  讲堂上,沙沙的翻纸声响成一片,不少学子都在抓耳挠腮,对着课本背诵,卫辰也拿出《孟子》大声读了起来。

  昨天石先生退堂时说过,今天早学要默书,内容就是昨天他教过的。

  孙先生每次上完课都会说下次考校之类的话,可从没人放在心上,因为孙先生说的话向来不作数,今日更是连义学都没来,八成又在哪个妓子身上睡过头了。

  但石先生说了早学要默书,那就必定是要默书,因此谁也不敢懈怠。

  不久,石先生步入讲堂,一进门拿戒尺一拍道:“现在将书本都收上来,开始默书!”

  众学子只能苦着脸把课本尽数上交,回到座位上,蒙童默写《幼学琼林》,老生默写《孟子》。

  卫辰昨天是跟着老生一起听课的,也是默《孟子》。

  卫辰铺开一张新鲜到手的竹纸,一角拿了块鹅卵石镇住,磨好墨,便捡起老爹留下的羊毫笔,蘸墨点了点,在纸上运笔。

  整部《孟子》的内容卫辰早已烂熟于心,石先生只要求默写七篇中的第一篇,对卫辰来说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相比背诵文章,倒是写字费的功夫更多一些,尽管昨天练了一晚上,卫辰的书法还是不怎么样,卫辰也只能努力把字写得工整一些。

  把笔丢进笔洗之后,卫辰顾盼左右,发现周围的学子们都还在愁眉苦脸地默书,自己竟然是第一个写完的。

  卫辰微微一笑,将墨迹吹干,当下卷起纸大步走向坐在讲桌后的石先生。

  石先生疑惑地看了卫辰一眼:“默完了?”

  “是,先生。”卫辰恭敬地递上卷子,“请先生阅卷。”

  石先生板着脸,摊开卷子置于讲桌之上,提起一支朱笔,仔细阅起卷来。

  半晌之后,石先生放下朱笔,定睛瞧着卫辰,淡淡道:“不错,《孟子梁惠王上》三千余字,无一谬误。”

  卫辰拱手道:“回禀先生,学生不才,昨日已将《孟子》七篇尽数背下了。”

  其实卫辰不止背下了《孟子》全文,连字数更多的《孟子集注》也一并背了下来,并且早上还温习了一遍。

  谁料石先生听到卫辰的话,脸蓦地一沉,将戒尺重重搁在讲桌上:“你可知,为师生平最恨投机取巧、大言不惭之辈!《孟子》艰深,一日能背一篇已属不易,何况是七篇?你以为你是何人,一日就背下整本《孟子》?”

  卫辰看到石先生眼中的失望愤怒之色,不禁暗自苦笑:明明我已经很低调了啊,要是我说我连《孟子集注》都背下来了,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