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没有机会吗_战朱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霍惜点头应了,挽着他的手,送他出门。

  父女俩说着改稻种桑的事,朝中也在议论这个事。

  户部尚书可能是看着哗哗的银子往外流,库房里出的多进的少,急得嘴角起燎泡。向永康帝抱怨银子使得太凶了。

  有官员就向永康帝建议,不若江南地区改稻种桑。

  如今谁都知道桑田收入高,比种粮划算。如今又开了海禁,那番商们最喜欢卫朝的丝绸,不惜万里,也要运回国。而本朝还因为产量太少,对丝绸的交易做了种种限制。

  若能改稻种桑,丝绸多了,国库也能充盈不少。

  有人同意,就有人不同意。若江南都改稻种桑了,江南百姓吃的粮食要从哪里来?

  “可从湖广地区调派。”

  “那江南百姓岂不是要吃高价粮?”一想到每年要多花好多银子买粮,那俸低的官员心疼得直抽抽。

  “桑田产值高,自可弥补买高价粮的银子。”

  朝中两派人吵得不可开交。

  田产多的官员自然是希望朝廷出个政策,改稻种桑的。而田产少的,没甚田产的,自然是不同意的。

  永康帝呢,他不想国库多些银子吗?他要修城,要建陵,要打北方异族,哪哪不要银子?

  但是失了江南粮仓,他的将士们要吃什么?吃蚕茧丝绸吗?

  穆俨下了朝,被程氏叫了去。

  “婶娘听说,现在大家都在议论改稻种桑的事,婶娘几个庄子,要不要也多种些桑?陛下会下政令吗?”

  穆俨猜忖永康帝的心思,必不会同意下此国策的。他估计陛下今年要对北边用兵,现在还需要从江南往北边运送大量粮食。

  “陛下应该不会下此政令,但现在国库缺银,估计也不会阻拦。”私下里改稻种桑的人估计不少。

  “那婶娘要不要也多种一些桑苗?”

  穆俨想了想,摇头:“还是维持原样吧。原先的稻田仍种稻,桑田里再看看能不能多种些桑苗。听说现在有些地方桑田改密植法,一亩桑田能多种不少桑树,婶娘可让庄头研究一番。”

  “好好,婶娘听你的。”

  穆家跟其他人家不同。穆家三代戍边,二十万将士要吃要喝,没粮可不行。

  有时候朝廷的军饷发放得不及时,或有拖欠,还需得从自家及女人们的嫁妆田里运粮支应。

  从老侯爷那代起,就吩咐家中的田产要多种粮。

  程氏一边想着儿子将来可能需要银钱,又可能需要大量粮食,心中左右为难,见大家都在议论,便跑来问儿子。

  如今得了儿子的话,心中也就定了。

  看来儿子还是需要粮食的。那她就让庄里多种些粮食,还有儿子说的什么密植法,也让庄头去研究研究,桑田能多得些收益,为什么不呢。

  忙不迭地去了。

  而太夫人耿氏和穆望等了那么久,没等来好消息。太夫人坐不住了,终于忍不住叫了穆俨来问。

  穆俨面色淡淡:“穆展若是愿意记到我生母名下当个嫡子,陛下没准也就批了。”

  这是什么意思?陛下嫌弃穆展是个庶子?

  “休想!我哥哥才不会过继出去!”

  太夫人还在琢磨,穆望跳了起来。他哥哥有爹有娘为什么要记到别人名下!

  穆俨当然知道,穆展是不会过继到程氏名下的,不说他生母不同意,君氏也不会同意的。

  太夫人眉头紧皱,穆俨在皇帝跟前当差,难道这是皇帝的意思?

  “是陛下说穆展是庶子,才压下请封的折子?”

  “孙儿不知,万不敢猜忖圣意。只是听陛下偶尔会提起穆玠这个外孙。”

  耿氏浑身一僵。她倒是忘了,还有个四房,还有个穆玠。

  如今四房是陛下的女儿女婿,穆玠可是皇帝的亲外孙!难道展儿就没有机会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