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010章:竟然忘了?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青春献给你》中,他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为了给片子争取过审的机会,他曾经请高级干部吃饭,席间如此拍马屁,“您是谁啊,您是站XX门城楼上,看看燕京城这边说这边灯太多有点晃眼,这边的灯就都要立刻给灭了。”

  这种谄媚我们听着有些肉麻,甚至可能觉得他下作,为了拍电影如此低三下四,丧失人格。但看看他拍的片子又不是那种三俗无趣,你就能明白他这种低三下四背后的辛酸了。

  为了拍个过得去的电影,这么委屈自己,至于么?容易么?

  除了《编辑部的故事》、《BJ人在纽约》这些让他在影视界立住脚的片子,冯剧刚真正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自己品牌的片子是电影《甲方乙方》;

  直到《非诚勿扰》出来后,冯大炮的问题开始出来了,就是脱离开刘恒和刘震云对于剧本的把握之后,光靠王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观众对于影片细节的精致要求了。王硕是一个作家,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编剧,光靠嘴目前是撑不起一部好电影的。

  中国缺少好编剧,这已经是行业上下公认的一个问题了,张艺谋陈凯歌是如此,冯剧刚也是如此。

  第五代导演在影像画面的想象力上继承并超越了前辈的俄罗斯电影美学,向着更本土的影像化叙事前进,但却陷在符号化、抽象化的死胡同里。

  冯剧刚无意中为打破这一窠臼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念念不忘的,是他那个年代,也是姜文、冯小宁等人的青春理想,以至于他如今上下两难。

  观众希望他继续做山田洋次那样的平民导演,但他却不能像山田洋次那样熟练转身,拍出“武士三部曲”那样结合时代和个人视角的佳作。

  说到底,老谋子摄影出身,裤子美术出身,只有楷哥导演出身,没有一个能像前辈导演一样,对文字有足够的把握和驾驭。他们都需要好的编剧先对文学进行改编,然后再进一步修改,脱离了熟悉文学和剧本的编剧,即使名气再大,他们端上来的,要么是小品大集合,要么是空洞华丽的舞台剧。

  这不是冯剧刚一个人的问题,这是这一代,乃至更下一代导演都面临的问题。影像化有影像化的优势,但文学是一切故事的立身之本,丧失了文学素养,光有MV式样的华丽剪辑,是撑不起一部“有情怀”的电影的。

  当你想做一个“有情怀”的导演时,并不是因为你对什么总放不下,有心结就可以做到,能说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种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的话,这才是情怀的体现。

  我也很有情怀呢,可我写字一多头都疼,我这情怀算个屁啊,做不了,做不到,做不好,怎么说情怀都是废话,拿作品来证明,观众认可才是真的。

  所以,冯剧刚其实处在一个挺尴尬的地位,他的年纪、身份、商业定位、辅助团队以及个人能力,都不允许他做太多的转型努力了,但他还想试试,像黑泽明那样随心所欲不逾矩,拍出《九个梦》那么绚丽而有哲理的电影,只是他一个人真的托不住这个巨大的梦想。

  春晚这种群众大联欢的活动,就像张一谋导演奥运开幕式一样,都是他们自身能力中最擅长的一部分。可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弥补自己最不擅长的一部分,这就很难,很难;

  冯剧刚的朋友孙见俊曾说过说:“他是一个拿来主义大师,他的后期很多信息来源于饭局,饭桌上的点滴都被他像海绵一样吸收了。”

  这个特质像历史上最出名的无赖——刘邦。

  很有野心,但不膨胀自大,做事目的性很强。

  若说佛系是不争,冯剧刚大概是妖系,有利必争,十分鸡贼。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