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8【白娘子狂潮·下】_台湾娱乐197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蓝萍收下,岂不成了自己的师妹了?而且,陈美琪后来貌似还是马英九老爹的干女儿,也就是马英九的干妹妹。这他妈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

  ………………………………………………………………………………对于电视剧的火爆程度,同伴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惊讶,不是惊讶这部电视剧这么受欢迎,因为王梓钧弄出的东西一直受欢迎。而是他们突然发现,原来拍电视剧也可以这么赚钱,广告费加上各种授权费用,原来赚得并不比制作一部普通电影少。

  虽然华视在成立之后,率先尝试了制播分离制度,但这种制播分离没有包括电视剧。不仅是台湾,在香港、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现在的电视剧都是电视台自己制作的,没有影视公司会去拍电视剧卖钱。

  在看到《新白娘子传奇》狂赚的时候,港台的一些电影公司已经有些动心了。不过大多数只是动心而已,并没有实际行动,只有少数两三家有实力的大公司,才开始计划投资那么一两部电视剧试水。

  电影公司不敢担风险贸然改拍电视剧,但随着《新白娘子传奇》的热映,他们却开始跟风拍起了神话鬼怪剧。

  中国的神怪传说多了去了,瞬时间,蒲松龄老爷子的一本《聊斋》就被无数编剧翻得稀巴烂。在台北,十多部神话改编题材的电影在七八月份之间同时开拍。

  对于这种现象,王梓钧一边是无奈,一边又有点高兴。

  两个月以前,台湾一百多部粗制滥造的动作片无法上映,让投资商和电影公司损失惨重。如果按正常的轨迹,台湾电影此时基本就是两个类型,一是李小龙式功夫片,一是琼瑶式爱情片。因为有王梓钧的出现,此时又多出了飞来飞去的新式武侠片,已经程龙式的诙谐武打片。

  武侠片还好说,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学会了用威压,但诙谐武打片对于编剧、武指和演员的要求实在太高,这个根本无法普及。

  也就是说,此时的台湾电影,基本是三分天下:功夫片、爱情片和武侠片。至于其他的,还有爱国政宣片,不过这玩意儿数量虽多,但商业价值可以忽略不计。其他的生活艺术片,这种只能拿到电影节上做点缀和门面。

  前些年王梓钧拍《喋血孤城》后,也有不少公司跟风战争片。不过后来发现这玩意儿投资太小观众不买账,投资太大又不好收回成本,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兴趣,只有几家党营电影机构将其发扬光大。

  《新白娘子传奇》之后,现在电影节终于掀起了神话热潮,至少没有那么单调了。

  神话热潮一起,因白娘子而红得发紫的赵雅芝自然成了无数导演争抢的对象。一时间,赵雅芝的片约甚至超过了林清霞,高达50万港币之多,成为港台女影星中片酬最高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