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4章 头发一缕一缕的掉_大汉从吹牛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头包裹一层,然后再在木头上刻画一些沟槽来提升抓地力。

  而整个车辆的重心在于后面的履带身上,所以前轮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方向。

  同样的,因为重心转移,所以转弯的灵敏度是个很大的问题,操控起来也没有那么简单。

  而另一种则是纯轮子的,不过轮子的模样类似于水车的模样,在一半的区域添加木板来增加抓地力,其他地方则采用镂空。

  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同等规模的蒸汽机下,行驶速度更快,操控转向更容易,同样的,所提供的动力也就更强一些。

  但问题在于,对于轮子的损耗也很大。

  采用木板就是为了方便更换,不需要用掉太多的钢铁资源,后期自己照着样子削一块木板就能换上去。

  而劣势在于,由于车身的重量,加上车轮并不是一个实心,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车轮会发生变形。

  虽然后来岳山通过改变车轮结构,增加支撑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改善情况也挺明显的,但是使用久了以后依旧会变形。

  而使用时间的长短,跟使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两者各有优略。

  当这个方案上报以后,王不饿直接批复两个方案全部采用。

  履带式的继续对前轮进行优化,目标是方便操控,尽可能减小转弯半径。

  而这种车的主要客户是军队,虽然因为结构原因导致动力方面不如轮式的,但是履带式的优点在于通过能力强。

  不论是什么天气,不论是什么地形,他都能走。

  速度稍微慢一些又能怎么样?

  总比一下雨,一去地形恶劣的地方就趴窝要强吧?

  而另一种轮式的,则主要用于农业,以及内部的运输所需。

  但是同样需要继续优化。

  这个批复算是给岳山吃了一颗定心丸,能优化最好,优化不了就慢慢来,大不了先生产这个,日后在升级就行了。

  岳山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去优化车辆本身的结构。

  然后根据自己这边的情况,将改动意见传送到各个部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要求去优化,或者重新设计。

  简单的讲,目前出现在科学院内的这几台拖拉机样车的设计结构并不复杂。

  毕竟太复杂的东西现在他们也做不来。

  按照岳山的想法,第一步的目标就是能让他跑起来,能让他干活。

  然后在一点点的去改动,去升级。

  这是一个长久的计划,而不是一两年内能够一步到位的事情。

  这个思路是对的,也得到了王不饿的认可。

  所以,这第一批拖拉机样机的结构就是一个车辆底盘,上面搭载着一台蒸汽机,四个轮子,前小后大,纯机械式的转向方式。

  而目前的水平是什么情况呢?

  就是通过方向盘柱,直接跟前轮连杆进行链接。

  转向的时候根本不用打好几个圈,最多只能往单个方向扭到六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