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4章:正宗儒学育英才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思想一代传一代,渐渐把孔圣儒学和汉家的尚武之风阉割干净。而失去灵魂的儒学,演变为“宗族情谊”、“亲亲相隐”之说。搞到现在,儒家除了培育一代代豪强宗族鱼肉乡里之外,便是对外无限妥协的文官!

  作为孔子后裔,孔颖达继承的是正宗儒学,所以在对待异族的问题上,表现得比武将还要凶悍。

  只不过‘谷梁派’大行其道,他一个人根本扶不正被带歪了的儒学。方才说的‘利用圣人之名牟取自己之利’,指的正是为己牟利的‘谷梁派’的徒子徒孙。而他认为从教学主推正宗儒学,无疑是直指儒学的病源,只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下去,那么‘谷梁派’的歪理邪说自然就慢慢消失,孔子的尚武之风将会重现光彩。

  “从教育上改变自无不可!”杨侗心动了,“孔尚书不论学识还是见识,都傲视当今天下,你能这么想,对国家万利无一害,朕没有不支持的理由。但是儒学就像大树分枝,枝又分枝、枝叶繁茂、渐失根本,诸多经义难明!特别是文帝设立郡学、开科取才以来,没有统一经解作教材和课试标准,给教育和科举取士带来很多麻烦,若是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和标准,那就简单得多。”

  孔颖达拱手道:“其实微臣早就有这心思,就学于刘炫大师门下之时,深受裨益,刘大师也支持微臣做这件事。这些年来,一直在编撰…不过儒学枝繁叶茂,要做到兼容各派优点,难度简直是堪比‘愚公移山’。此书规模浩大,绝非一人一力能够胜任。臣恳请圣上将这风声放出去,说是大隋打算征集天下儒门饱学之士,目的是排除儒家经学内部的门户之见,于众多学派中择优合一,结束各种纷争,摒弃南学和北学的地域偏见、门户之见,试图兼并百枝、融为一体!”

  众人闻言,肃然起敬。

  孔颖达这辈子将这部书编撰成功的话,必将名垂青史,受后世儒士敬仰。可他却让杨侗召集天下儒士合力编纂,如果天下儒士云集,这本书便成了众人智慧的结晶,他本人的存在被无限缩小。这道理孔颖达当然知道,可他依然愿意让出这个名头,这份胸襟可不是一般人具备的。

  “弘扬传播正宗圣学,是吾辈之重任!”杨侗考虑了一下,道:“这样吧!此书由你主导一切,在注疏编纂之中,义例制定、是非考论,皆由你来定夺。作为主编,你有权在众多经书章句中,选择优秀注释作为标准,然后对经文注释详加疏通!”

  孔颖达听得怦然心动。

  杨侗所说的“主编”,是这部巨制的灵魂,在这里,他既能体现出价值,又能集中杰出儒士编撰,以作为儒学中的传世经典,何乐而不为呢?不过孔颖达历经无数世事,自然是沉得住气的人,并没有表现出心中的激动。

  “对了,此书何名?”

  “名为《五经正义》,乃是对《诗》、《书》、《礼》、《易》、《春秋》义疏的统一编写。”

  杨侗想了一想,道:“把《四书》也加入进来吧!不过这是一项费时无数载的工程,为了能够让天下人尽早读到最优秀的儒学,以一卷一卷的方式发行!先从最基本的《论语》开始,在对外关系上,别教孩子们再把‘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理解成‘以德报怨’!”

  在《论语宪问》上,孔圣人说的‘以直报怨’,意思是说‘如果其他人做对不起你的事情,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公平正确去对待。’并不是什么狗屁的‘以德报怨’,这都是一群伪儒不懂装懂,随口捏造出来的谎言。而《论语》是基本教材,如果‘以德抱怨’继续大行其道,孩子们还得带歪过去。

  “喏!”孔颖达拱手应命。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